2014.04.11 Fri
這次我們搭車前往阿里山,到嘉義高鐵站後再搭2.5小時的車才到茶園。
2014.04.12 Sat
一早,所有的採茶工人都已到茶區採茶,大約早上8點時第一批茶先回來了,準備開始萎凋的工作。
這兩天山上陽光充足,萎凋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經過幾次的翻面和室內萎凋後,時間已經到了晚上的9點多……
茶葉翻面時,帆布像海浪一樣……
在室內萎凋繼續讓茶葉氧化
(這是在空調室裡一層層的鐵架,將茶批上後靜置,使茶葉氧化)
讓茶葉停止氧化的動作後,開始發酵
(將茶放入茶葉攪拌機後,攪拌時會讓原本正在進行氧化的動作停止)
發酵完成後,開始炒青、捻揉
接著到了凌晨3點,第一批炒青的茶完成,試泡後才能休息,而炒青師傅要一直炒到凌晨5點,接著繼續下一步驟烘焙。
(第一泡茶)
經過焙茶機後為半成品,接著將茶葉放入擠壓機-塑形
(擠壓機出來後會形成圓筒狀)
(之後我與媽媽就提前先下山了,準備等茶葉回去後,馬上真空包裝)
這次到阿里山上是很特別的經驗,雖然從小在山上的茶園玩,但卻沒有真正去參與製茶的工作,上山後看到整批的採茶工人、一籠籠新鮮的茶青、讓茶翻面的方法、使茶停止發酵的機器和炒青所需的步驟,這些都是我接觸過但不熟悉的事物,藉由這次機會能更了解山上的生活,因為山上訊號很差,所以更能靜下心來,專心了解茶的不同樣子、品嚐最新鮮的茶湯、呼吸到最新鮮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