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烏龍茶, 茶葉, 品質, Furniture design, Oolong Tea,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Tea, 台灣茶, 喝茶的方式, 喝茶的樂趣, 泡茶的技術
17 Sunday Jan 2016
Posted Chinese, 製茶技術, 辦別茶葉品, Furniture Design, Tea Quality
inTags
烏龍茶, 茶葉, 品質, Furniture design, Oolong Tea,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Tea, 台灣茶, 喝茶的方式, 喝茶的樂趣, 泡茶的技術
07 Saturday Mar 2015
Posted 製茶技術, 辦別茶葉品, Tea Quality, 品茶;口感的訓練
inTags
buy tea, Drink, Oolong Tea,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Tea, Tea quality, 台灣茶
高山好茶的由來:
從茶葉離開茶樹後,孕含著高山馥郁芬芳的葉面就開始在葉內循環,剛採下來的茶葉嬌貴的身軀,過度的力道,或不當的擠壓都可能會令茶菁悶傷或曬傷,細心觀察日光、濕度與空氣變化,能導引茶葉的澀水從葉面排出!
而掌握茶葉雜質盡出的臨界點,除了發酵外、殺青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經由高溫讓茶菁由青味轉而產生、醇、香、韻,使茶菁留在最精華的臨界點。
整個過程結束,通常已到半夜
這樣原味的茶,喉韻最深,也因為澀水盡出,不但不傷胃還能補氣!
好的茶雖然經由高溫讓茶菁由青味轉而產生、醇、香、韻,使茶菁留在最精華的臨界點。
但是剛製成的茶品無論是外觀如何都是屬於毛茶的一種!
想讓茶葉的品質穩定嗎?行家一定知道接下來我要說什麼…..。
好的高山茶除了 去除茶梗與黃片!
茶葉烘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喔!
好的茶葉焙火後不會有火味也不會有焦味,並且可耐存放喔!
28 Friday Nov 2014
Posted 辦別茶葉品
inTags
Business, Drink, 茶葉, 品質, Oolong, Oolong Tea, Taiwan, Taste, Tea quality, 台灣茶, 喝茶的樂趣
東方美人(白毫烏龍茶)
以前只有在新竹有的製茶工藝現在由北到南,從平地到高山都有它的蹤跡,只是隨著製茶師傅的觀念或市場的導向,各地的美人茶風味與質地都有明顯不同!沖泡東方美人茶溫度不宜太高,85度左右即可。
東方美人又稱膨風茶
採收必須在炎夏農曆芒種至大暑間,即端午節前後茶芽吸引小綠葉蟬附著於幼業上咬噬,經手工採摘小開面的芽心,以傳統技術精製而成!茶樹嫩芽經茶小綠葉蟬(小綠浮塵子)吸食後長成之茶芽,稱為「著涎」的茶菁,茶葉品質的好壞決定在「著涎」的程度。高級 的東方美人茶發酵度達60~75%,所以不會產生「生菁臭」、「臭菁味」,不苦不澀。最適合製作東方美人茶的茶種是「青心大冇」,現在也有人以青心烏龍的品種和其他改良品種製作…….
製茶過程:茶葉炒菁後,多一道以布包裹,「靜置回潤」,再進行揉捻、解塊、烘乾。
茶葉白毫肥大,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有濃濃蜂蜜香熟果味。
Oriental Beauty東方美人茶:
獨特的熟果味和蜜香,來自小綠葉蟬的叮咬而產生,茶園若要吸引小綠葉蟬群聚,是不能噴灑任何農藥。所以,有蟲害的東方美人茶才是最高級之極品,但也因為蟲害讓茶的產量少得可憐,這也是東方美人價位高居布下的主要因素。
16 Sunday Nov 2014
Posted Chinese, 辦別茶葉品, Tea Quality, 品茶;口感的訓練
in02 Sunday Nov 2014
Posted Chinese
inTags
Business, Drink, 茶葉, 品質, Oolong, Oolong Tea, Taiwan, Tea quality, 台灣茶, 喝茶的方式
03 Friday Oct 2014
12 Friday Sep 2014
Posted Chinese
inTags
buy tea, Drink, 茶葉, 品質, Oolong, Oolong Tea,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Tea quality, Tea Tasting, 喝茶的方式, 喝茶的樂趣, 泡茶的方式
02 Tuesday Sep 2014
Posted Chinese
inTags
buy tea, Drink, 茶葉, 品質, Furniture design, Humidity, Oolong, Oolong Tea, Taiwan, Tea, Tea Tasting, 喝茶的方式, 感恩辛苦的採茶師傅
12 Thursday Jun 2014
Posted Chinese
inTags
Business, buy tea, 紅茶, Drink, 茶葉, 品質, Oolong, Oolong Tea,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Tea quality, Tea Tasting, 功夫紅茶, 小喬大葉種, 水仙
02 Monday Jun 2014
Posted Chinese, Tea Quality, 品茶;口感的訓練
inTags
Drink, Furniture design, interior design, Oolong, Oolong Tea, slab table, Taiwan, Taiwan Tea Competition, 喝茶的樂趣
茶禪:動態與靜態寂止禪: 止禪以坐姿為主,且不宜變換姿勢,若身體不適須要換姿勢,也要守住所緣(目標)。 止禪於所緣,保持「尋」(vitakka﹐專註目標)、「伺」(vicāra﹐繼續專註目標),所緣是概念法(世俗諦)。
內觀禪: 觀禪不拘姿勢。觀禪尋、伺(專註、繼續專註)對象,所緣是究竟法(真實諦),
如:觀「觸」:呼吸的觸、腹部起伏(=風觸色)、坐姿及臀部的觸等、感受、聲音的生滅;其它的蘊、處、界,不宜當初始觀禪的對象;
如果觀對象是茶 ,則觀「茶的集法」,可觀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氣,與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氣,又從眾緣生(茶的生、成、製、飲),可悟入無常,導致更高階的智見。
中國古語有云:人何以知(道) ? 曰:心
心何以知?
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
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
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
飲茶、品茶、在乎一心,當您真的能靜下心來品味一杯茶時,
當下已經不是茶在身體上口腔與體內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樣的過程,提升身、心、靈的品質。